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消费电子正文

能否灿烂依旧,彩电市场竞争激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3 浏览次数:125
能否灿烂依旧,彩电市场竞争激烈   记者日前在京东商场看到了上架销售的牡丹电视,牡丹集团官网上也挂出了《牡丹牌液晶电视上市销售》的公告。淡出老百姓视野10年之后,老品牌牡丹如今卷土重来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忆及过往,认为牡丹品牌在、口碑在,优势不减;也有人立足当前,认为彩电市场已经难有进入的机会。对于曾显赫一时的牡丹来说,阔别10年后重返市场,摆在它面前的有三大疑问,“老牡丹”重新绽放还能否灿烂依旧?
  
  仅有品牌还不够
  
  彩电市场竞争激烈,几大彩电厂商主导市场的格局比较稳固,新进入者难突破。
  
  经过多年的大浪淘沙,我国电视机产业已经越来越向几大龙头厂商集中,包括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海尔。再加上有着多年品牌基础的索尼、松下、夏普等日系品牌,以及后来逐渐走入市场的三星、LG这样的韩国品牌,我国电视机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甚至有彩电企业高层放言说:“10年后中国彩电品牌将不超过3个。”中怡康黑电研究总监彭显东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未来5~10年,彩电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
  
  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牡丹电视想要重新绽放谈何容易。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彩电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几大彩电厂商的市场格局也比较稳固,想要在这样的市场有所突破难度很大。
  
  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牡丹就没有机会。上世纪80年代初,牡丹从日本松下引进了一条彩电生产线,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凭票购买”的年代,牡丹一度占据了彩电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彩电业大佬。作为曾经具有影响力的彩电厂商,牡丹有着良好的品牌基因。郝亚斌说:“从北京市场发展,以及老品牌复兴的角度来看,牡丹有必要把彩电品牌做起来。中国彩电企业的制造能力已经比较高,但我们欠缺品牌,中国市场需要品牌。”
  
  然而,仅仅依靠品牌,牡丹能打破当前的市场格局吗?在彭显东看来,目前国内的几大彩电厂商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销售渠道布局、售后服务体系建立等诸多方面已经积淀颇深,这些对企业跻身市场至关重要,而在这些方面,牡丹已经和它们相差太远了。
  
  “双代”模式易切入难长远
  
  牡丹采用代工、代销的“双代”模式,生产制造交给京东方,销售则依靠京东商城。
  
  做出重返彩电市场的决定,对于牡丹来说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了解,此前牡丹也曾经寻求过和其他代工厂商合作,也有不少厂商主动上门找到牡丹,但都没有找到明确的回归路径。这一次,牡丹选择了代工、代销的“双代”模式,生产制造交给京东方,销售则依靠京东商城。
  
  郝亚斌告诉记者:“京东方和牡丹同在北京地区,一个有面板,一个有品牌,这种结合很好,也可能会获得一些政策支持。”《中国电子报》记者从京东方相关负责人那里了解到,京东方与牡丹的合作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双方一直有合作关系。但对于此次合作的具体细节,京东方表示不愿意透露。有业内人士认为,采用代工方式难免会影响企业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是牡丹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在郝亚斌看来,代工未必会影响企业对产品品质的保证,两者并不矛盾,苹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京东商城网站上,记者看到两款在售的牡丹电视,均是32英寸平板液晶电视。牡丹集团的官网上也已经刊登出《牡丹牌液晶电视上市销售》的消息,说“它标志着阔别市场多年的牡丹品牌重新进入了市场”。彭显东说,短期来看,代销对牡丹电视上量有一定帮助,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其品牌的培育。郝亚斌则表示:“‘双代’模式是牡丹整合资源的差异化选择,这对牡丹来说是有益的,采用传统的销售渠道可能并不适合它,而电商渠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模式是可取的,对牡丹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面向智能化轻装转型是机会
  
  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的战略调整都有可能给牡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彭显东告诉记者,彩电正朝着3D、高清、超高清的方向发展,若能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就有重振旗鼓的机会。
  
  在11月召开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牡丹展示了其研制的国内首台60.1英寸4倍高清显示器,分辨率高达3840X2160。一同亮相的还有牡丹通过国际化合作联合研发的3D系列产品。这都表明,牡丹正紧跟显示领域的前沿技术,很可能在下一波产业转型中占据主动。
  
  除了技术升级,我国彩电业也正处于智能化的转型阶段,在郝亚斌看来,转型中很可能出现“难者,易也”的情况。他说:“当前,智能化带来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样的产业革命中,蕴藏着很多机会。现在彩电厂商的优势将来也可能会成为包袱,比如手机市场上的诺基亚。”如此一来,相对于目前市场上的龙头企业,牡丹在智能化的大潮中或许可以轻装转型。而据了解,牡丹自2008年以来已经实施了战略转型,正逐步实现从传统电视制造商向数字电视的应用、标准、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
  
  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的战略调整都有可能给牡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郝亚斌认为,重返市场是对牡丹战略决策、经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全面考验,要获得成功,企业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要把握住核心技术和消费者真正的需求。
  
  对于现在的牡丹,可以再套用陈奕迅的那句歌词来形容:“10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但是牡丹,还能否找到再度绽放的理由?恐怕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